金紙、銀紙的差別如何分辨 用途大不同

燒金紙是台灣人常見的民俗宗教儀式,只要是重要的節日如中元節、清明節、神明的生日,甚至初一十五都有可能燒金紙。而市面上販售的金紙種類繁多,該如何挑選,千萬別買錯用錯不然反而對神明大不敬。

金紙、銀紙最大的差別

紙錢的部分可以區分成金紙和銀紙,根據紙面中心貼上的錫箔顏色來決定,如果是金色錫箔就是金紙,而銀面的錫箔就是銀紙,或稱冥紙。金紙主要拜神明為主,銀紙則是祖先或是好兄弟。

燒紙錢的時機

千萬要記得,金紙和銀紙不能混燒

  1. 金紙: 如神明生日,各路神明的誕辰、重要的節慶、平時向神明祝禱時。
  2. 銀紙:清明節: 祭拜祖先的傳統節日。忌日: 過世親人的忌日。中元節: 祭拜孤魂野鬼,同時也祭拜祖先。陰廟: 在陰廟祭拜無主孤魂。

金紙的種類有哪些?

  • 刈金: 這是最普遍的金紙,辨識方式就是紙片上只有一片金箔,適用祭拜神明、祖先、地基主均可以使用。
  • 壽金: 主要用於祭拜神明,明顯的記號為圖樣財子壽三仙,紙片上有祈求平安的字樣。
  • 福金: 紙面相對於刈金較小,同樣為紙片上只有一面金箔。用於祭拜土地公時使用。
  • 以上三種是較為常見的金紙,金紙種類還有大百壽金、天公金、祝壽金、天燈金、蓮花金等…

銀紙的種類有哪些?

  1. 大銀主要用於祭祖、入葬等,普渡時也會用到,如有祭拜陰廟時也會使用大銀。
  2. 小銀用於祭拜祖先、鬼差、或是掃墓時使用的銀紙。
  3. 墓紙,常見於清明節掃墓,或是祖先落墓時使用,常見有五色紙。

燒紙安全注意事項

  1. 安全地點、符合法律規定的場域
  2. 一般會挑選空曠、通風良好的場所,遠離易燃物。
  3. 燒紙錢時要注意風大,避免紙灰飛散。
  4. 可以準備水桶或滅火器工具等,以備不時之需。
  5. 全程要有人看守 燒紙錢期間應有人看守,建議要完全燒盡、火源完全熄滅後才離開。

其他注意事項

越來越多的廟方會依循政府政策,考量環保因素,全面配合減少燒紙錢的方法,或是改用其他表達心意的方式。此外可以挑選材質較環保的金紙,減少對環境的污染。

12
人次瀏覽